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长阳科技(688299.SH)持续获得政府补助。尽管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的业绩出现回落,但随着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业内分析人士仍然十分看好该公司未来的发展空间。
持续发展动力充足
7月2日,长阳科技发布公告,该公司从2021年2月4日至2022年6月30日累计获得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款项共计人民币1796万元。
年报显示,长阳科技是一家拥有原创技术、核心专利、核心产品研发制造能力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高分子功能膜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反射膜、光学基膜、背板基膜及其他特种功能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新能源、半导体柔性电路板等领域。
2021年该公司来自特种功能膜的收入为12.3亿元,其中,来自反射膜的收入占比为83.7%,来自光学基膜的收入占比为12.4%,有3.9%的收入来自其他业务。
长阳科技于2019年登陆A股市场,从2018年至2021年,该公司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0.8亿元、1.29亿元、1.57亿元和1.74亿元,同期增速分别为308.9%、61.95%、21.96%和10.82%。
2022年第一季度,长阳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了2.19%;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3535万元和2732万元,同比分别下降了18.09%和33.09%。
2022年第一季度,受地缘冲突影响,石油价格飙升,长阳科技上游原材料价格环比进一步提升;由于基膜产线停电影响延长至第一季度初,且下游需求走弱,基膜营收、毛利率同比双双下滑。同时,受疫情影响,海外及华南客户物流受限,部分收入确认延迟。但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石油价格小幅回落以及公司隔膜和CPI薄膜等有望年内投产,这将为该公司长期发展持续提供动力。
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长阳科技的特种膜主要应用于LED显示,而电视是LCD的第一大应用领域,全球70%以上的面板产能应用于电视面板的生产制造。根据IHSMarkit对电视面板的出货量所做的统计及预测,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全球电视出货量将进入较为平稳的增长期,OLED电视虽然每年保持增长,但是由于技术尚未成熟且成本居高不下,总体出货量与LCD电视相比微不足道。
另据群智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TV市场出货数量2.32亿台,其中,OLED电视全球出货量660万台。LCD电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主导地位,LCD电视市场规模的平稳增长将有效保持上游光学膜市场需求的平稳增长。
近年来,屏幕的大尺寸顺应消费升级的新趋势,已成为LCD电视的主流发展方向。根据Omdia数据显示,近年来LCD电视平均尺寸持续扩大,预计2021年全球电视平均尺寸达到49英寸,同比增长2英寸;到2022年,液晶电视面板平均尺寸将达到49.7英寸,LCD电视的大尺寸化将有效带动上游光学膜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
全球PC市场持续稳定增长也助推了该公司的业绩增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PC总出货量增长了8.9%。其中,全球台式机和笔记本总出货量升至3.41亿台,比去年增长了15%,比2019年增长了27%,创2012年以来新高。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个人电脑的重要性迅猛攀升,同时,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加速了笔记本电脑行业的发展。
此外,全球手机出货量有望随5G时代出现反弹。根据Counterpoint数据,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达到13.9亿部。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1年全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3.51亿部,同比增长13.9%,其中,5G手机出货量2.66亿部,同比增长63.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5.9%。随着5G建设的加速推进、主流手机品牌厂商新机的陆续发布,5G换机潮带动渗透率持续推进。
2021年是MiniLED商业化元年,三星、苹果等多家公司相继推出采用MiniLED背光的TV及平板类产品。根据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MiniLED背光的智能终端产品出货规模约为392万台,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60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2.1%。未来几年,在三星、苹果等国际大厂的推动下,MiniLED背光产品出货量将快速提升。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LED照明渗透率由2%攀升至超80%。据CSAResearch统计,2021年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约为5900亿元,同比增长11.3%,2016~2021年复合增速约14.4%。随着我国对LED行业的政策扶持以及半导体照明技术的不断突破,LED照明行业将保持增长态势。
上述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长阳科技的业绩增长。2020年和2021年,长阳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276万元和7847万元,同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05%和6.05%。
(责任编辑 张丽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m88明升”,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